2019年全国衡器产品进出口情况浅析
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衡器产品进出口总额16.28亿美元,同比增长3.50%。其中出口总额14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3.88%,进口总额1.76亿美元,同比增长0.59%。进出口相抵,衡器产品贸易顺差12.76亿美元,同比增长4.34%。
一、出口情况
据海关总署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全国衡器产品出口额连续9年突破10亿美元,2019年全国衡器产品完成出口额14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3.88%。
2019年我国对亚洲地区累计出口衡器产品5.16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91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35.50%。向欧洲地区累计出口衡器产品4.36亿美元,同比增长3.15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的30.00%。向北美洲地区累计出口衡器产品3.07亿美元,同比减少9.64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的21.12%。向非洲累计出口衡器产品8783万美元,同比增长13.07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的6.05%。对南美洲地区衡器产品出口总额为7800万美元,同比增长12.85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的5.37% 。向大洋洲地区累计出口衡器产品2843万美元,同比增长16.29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总额的1.96%。
从具体市场看,2019年全国衡器产品出口遍布世界209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欧盟成为我国衡器产品最大的市场,美国、加拿大两国是第二大市场,东盟成为第三大市场,东亚为第四大市场。2019年全国衡器产品对欧盟出口3.23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64%;对美、加出口2.76亿美元,同比减少11.78%;对东盟出口衡器产品1.66亿美元,同比增长8.56%;对东亚出口衡器产品1.47亿美元,同比增长7.00%。对前四大市场出口合计占2019年衡器产品出口总值的62.80%。
从出口发货地看,2019年居前几位的仍然是广东、浙江、上海、江苏4省市,4省市出口额均过亿(美元),占全国出口额的86.34%。其中广东省衡器出口额4.36亿美元,同比减少2.87%,占全国衡器产品出口额的30.01%。
全国出口衡器产品中,家用秤依旧是第一大出口产品,家用秤占全国出口衡器产品46.24%,累计出口6.72亿美元,同比增长9.67%,价格同比减少2.39%。第二大出口产品依旧是最大称量≤30kg的秤,累计出口2.01亿美元,占全国出口衡器产品的13.86%,同比减少15.34%,平均价格同比减少0.90%。
感量小于等于0.1mg的天平,累计出口额2026万美元,同比减少5.62%,平均价格同比减少74.63%。感量大于0.1mg且小于等于50mg的天平,累计出口额4224万美元,同比减少4.02%,平均价格同比增长21.72%。
二、进口情况
2019年我国共从54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衡器产品,累计进口总额1.76亿美元,同比增长0.59%。衡器产品进口货源地主要是德国,进口总额5975万美元,占全国衡器进口额的33.96%,同比增长10.56%;第二是瑞士,进口总额2488万美元,占全国衡器进口额的14.14%,同比减少16.77%;第三是日本,进口总额1970万美元,占全国衡器进口额的11.20%,同比减少4.05%。进口衡器产品主要收货地是上海(占34.39%)、北京(占17.77%)、江苏(占16.92%)。
占全国衡器产品进口中比例最大的是天平,占衡器进口总额26.54%,累计进口额4668万美元,同比减少8.13%,天平依然主要从瑞士(占41.93%)和德国(占35.16%)进口。进口天平产品主要收货地是上海市(占42.32%)和北京市(占32.65%);其次是衡器零件(称重传感器及衡器用的各种砝码、秤砣及其零件),占衡器进口总额22.10%,累计进口额3888万美元,同比减少22.55%,平均价格减少30.60%。进口中比例第三的是定量秤,占衡器进口总额的21.67%,累计进口额3811万美元,同比增长27.58%。
三、主要产品进出口价格对比
下表列出2019年主要衡器产品进出口平均价格。
2019年主要衡器产品进出口平均价格表
产 品
|
平均出口价格
(美元) |
平均进口价格
(美元) |
进出口价格比
|
---|---|---|---|
家用秤 |
4.94
|
30.13
|
6.10
|
皮带秤 |
7735.62
|
19066.51
|
2.46
|
定量秤 |
558.72
|
9762.56
|
17.47
|
计价秤 |
23.75
|
198.71
|
8.37
|
定量包装秤 |
886.49
|
4740.40
|
5.35
|
30kg<最大称量≤5000kg的秤 |
14.99
|
1041.63
|
69.49
|
最大称量≤30kg的秤 |
14.55
|
13.34
|
0.92
|
衡器用的各种砝码、秤砣、衡器零件(称重传感器及电子衡器配件) |
8.63
|
114.98
|
13.32
|
天平 |
54.11
|
613.72
|
11.34
|
注:以上统计数据是根据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整理分析所得。
(中国衡器协会 郭婉婷)
随着应力分析技术和传感器工业的发展,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、简化使用工艺、降低成本,要求应变计的功能进一步完善。我公司研制的温度自补偿应...
GB/T14250-2008《衡器术语》标准是我们衡器行业使用的基本名词术语,在行业在交流的文件中应该正确使用。 1. 准确度accuracy的使用 在我们衡器行业中,从国...
新中国成立之初,百废待兴,单就计量(当时称 度量衡)工作来说,计量单位的公制、市制、英 美制以及其他杂制等并存,参差不齐。计量基(标) 准器...